









N6鎳板是執行GB/T 2054標準的工業純鎳最高純度等級材料,鎳含量≥99.99%,雜質總量≤0.01%,通過電子束熔煉實現原子級純凈,其密度8.9 g/cm3、熔點1455°C、電阻率6.24 μΩ·cm,兼具高化學穩定性與優異塑性加工能力,厚度覆蓋0.1~50 mm,在高溫、強腐蝕(耐強堿、海水等)及無磁環境中性能卓越,廣泛應用于半導體、核能、超導及精密化工等高端領域,被譽為“工業基石材料”。N6鎳板(工業純鎳)全參數技術規范,利泰金屬整理如下:
一、名義及化學成分
| 成分類型 | N6鎳板(ASTM B160) | 對比材料(Ni201) | 關鍵差異 | 
| 名義成分 | 工業純鎳(低碳型) | 工業純鎳(超低碳) | C含量上限不同(N6≤0.02% vs Ni201≤0.01%) | 
| 主成分(wt%) | Ni≥99.5%,Fe≤0.15%,Mn≤0.2% | Ni≥99.0%,Fe≤0.4% | N6純度更高,鐵雜質控制更嚴 | 
| 雜質控制 | C≤0.02%,S≤0.001%,Cu≤0.15% | C≤0.01%,S≤0.002% | N6硫含量更低,抑制熱脆性 | 
| 氣體元素 | O≤50ppm,H≤2ppm,N≤20ppm | O≤100ppm | 氣體含量控制更嚴格(適配電子真空環境) | 
二、物理性能
| 性能參數 | N6鎳板實測值 | 對比材料(銅T2) | 應用優勢 | 
| 密度(g/cm3) | 8.89 | 8.96 | 輕量化部件設計(如航空航天結構) | 
| 熔點(℃) | 1453 | 1083 | 高溫環境穩定性更優 | 
| 電阻率(Ω·m) | 6.84×10?? | 1.68×10?? | 兼顧導電與耐蝕(5G射頻部件) | 
| 導熱率(W/m·K) | 90(20℃) | 401 | 耐高溫散熱場景(>300℃) | 
| 熱膨脹系數(10??/℃) | 13.3(20-100℃) | 16.5 | 降低熱應力變形(精密儀器) | 
三、機械性能
| 性能指標 | 退火態(軟態) | 硬態(冷軋) | 測試標準 | 
| 抗拉強度(MPa) | 380-450 | 550-750 | ASTM E8/E8M | 
| 屈服強度(MPa) | 100-150 | 400-600 | ISO 6892-1 | 
| 延伸率(%) | ≥35 | 3-8 | GB/T 228.1 | 
| 硬度(HV) | 80-120 | 150-220 | ASTM E140 | 
| 沖擊功(J,20℃) | ≥100 | ≥30 | ISO 148-1 | 
四、耐腐蝕性能
| 腐蝕介質 | 試驗條件 | 腐蝕速率(mm/a) | 評級標準 | 
| 50% NaOH(沸騰) | 143℃,連續1000h | <0.05 | ASTM G31 | 
| 10% H?SO?(常溫) | 25℃,靜態浸泡720h | 0.12-0.15 | ISO 9223 | 
| 海水(流動) | 3m/s流速,30天 | 0.002 | ASTM G52 | 
| 氯氣(干燥) | 300℃,0.1MPa | <0.01 | NACE TM0177 | 
| 液氨(-33℃) | 常壓存儲,1年 | 無應力腐蝕開裂 | ASME B31.3 | 
五、國際牌號對應
| 國家/標準體系 | 對應牌號 | 近似材料 | 差異說明 | 
| 美國(ASTM/UNS) | UNS N02200 | UNS N02201(Ni201) | 碳含量上限不同(0.02% vs 0.01%) | 
| 歐洲(EN) | Ni 99.2(EN 2.4060) | Ni 99.0(EN 2.4061) | 雜質總量控制更嚴格 | 
| 日本(JIS) | NW 2200 | NW 2201 | 硫含量限制不同(≤0.001% vs ≤0.002%) | 
| 中國(GB) | GB/T 2054 N6 | GB/T 5235 Ni201 | 鐵含量上限差異(0.15% vs 0.4%) | 
| 國際(ISO) | ISO 9723 Ni99.5 | ISO 9724 Ni99.0 | 純度等級劃分依據不同 | 
六、加工注意事項
| 加工工藝 | 關鍵控制點 | 推薦方法 | 風險規避 | 
| 冷軋成形 | 加工硬化敏感 | 每道次變形量≤30%,中間退火 | 防止開裂(硬度>220HV時需退火) | 
| 焊接 | 熱裂紋傾向 | TIG焊(Ar≥99.999%保護氣) | 預熱100-150℃,層溫<200℃ | 
| 熱處理 | 再結晶溫度控制 | 退火溫度750-850℃,真空環境 | 避免氧化(表面生成NiO影響性能) | 
| 酸洗 | 過腐蝕風險 | 10% HNO? + 2% HF混合液 | 時間控制<5min(防止氫脆) | 
| 沖壓 | 回彈率較高(約15%) | 補償模具設計+多道次成型 | 采用有限元模擬優化工藝 | 
七、常見產品規格
| 規格類型 | 常規范圍 | 特殊定制能力 | 執行標準 | 
| 板材厚度(mm) | 0.1-50(冷軋);50-200(熱軋) | 最薄0.05mm(箔材) | ASTM B162 | 
| 板材寬度(mm) | 100-1200(標準);最大2500(特制) | 激光拼焊實現超寬幅 | EN 10028-7 | 
| 棒材直徑(mm) | Φ10-300(鍛軋);Φ300-600(鑄造) | 精密磨光棒Ra≤0.2μm | GB/T 4435 | 
| 管材尺寸(mm) | Φ6-600×0.5-30(無縫) | 薄壁管徑厚比≤50:1 | ASTM B161 | 
八、執行標準
| 標準體系 | 標準號及名稱 | 核心管控指標 | 適用范圍 | 
| 美國ASTM | B160-2023《鎳及鎳合金棒材標準》 | 化學成分、力學性能 | 航空航天緊固件、核工業部件 | 
| 中國GB | GB/T 2054-2020《鎳及鎳合金板材》 | 尺寸公差、表面質量 | 化工設備、電子基材 | 
| 國際ISO | ISO 9723:2022《鍛造鎳及合金》 | 高溫蠕變性能測試方法 | 全球貿易通用標準 | 
| 歐洲EN | EN 10028-7:2023《壓力容器用鎳材》 | 無損檢測(UT/RT)要求 | 壓力容器、LNG船內襯 | 
| 軍工標準 | GJB 2295A-2022《航空用鎳板規范》 | 超低氣體含量(O≤30ppm) | 軍用飛機發動機、導彈殼體 | 
九、核心應用領域與突破案例
1、 新能源與電子工業
| 應用場景 | 技術突破 | 創新價值 | 
| 氫燃料電池雙極板 | 激光蝕刻流場(溝槽精度±5μm) | 功率密度提升至1.5W/cm2(現代汽車2023款) | 
| 鋰電集流體 | 電沉積納米多孔層(比表面積提升300%) | 電池能量密度達350Wh/kg(寧德時代試驗線) | 
| 5G基站散熱模組 | 真空釬焊鋁-鎳復合結構 | 散熱效率提升40%(華為2023年專利) | 
2、化工與海洋工程
| 應用場景 | 技術特征 | 典型案例 | 
| 氯堿電解槽陰極板 | 電化學拋光(表面粗糙度Ra≤0.1μm) | 中國中泰化學單槽產能提升至5萬噸/年 | 
| 海水淡化蒸發器 | 爆炸復合鈦-鎳板(結合強度≥210MPa) | 沙特SWCC項目耐蝕壽命超30年(2023驗收) | 
| LNG船液貨艙內襯 | 低溫軋制(-50℃) | 滬東中華造船實現-163℃抗脆裂(2023交付) | 
3、航空航天
| 應用場景 | 技術需求 | 最新進展 | 
| 火箭發動機噴注器 | 精密電火花加工(孔徑公差±0.01mm) | 藍箭航天“朱雀二號”發動機(2023首飛成功) | 
| 衛星微波波導組件 | 化學鍍鎳(厚度均勻性±2μm) | 中國電科54所損耗降低至0.1dB/m(2023) | 
| 航空液壓管路 | 內壁納米陶瓷涂層 | 空客A350液壓系統減重15%(2023適航認證) | 
十、先進制造工藝進展
| 工藝類型 | 技術突破 | 實施機構 | 性能指標 | 
| 電渣重熔(ESR) | 超低氧控制(O≤30ppm) | 德國VDM Metals | 疲勞壽命提升3倍(ISO 12107) | 
| 噴射成形 | 快速凝固(冷卻速率10?K/s) | 英國Rolls-Royce | 晶粒尺寸細化至5μm | 
| 激光焊接 | 匙孔穩定性控制技術 | 日本JFE鋼鐵 | 焊縫氣孔率<0.01% | 
| 電化學拋光 | 脈沖電流梯度控制 | 中國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| 表面粗糙度Ra≤0.05μm | 
十一、國內外產業化對比
| 對比維度 | 國內發展現狀 | 國際領先水平 | 差距分析 | 
| 大尺寸板材 | 寬幅≤1200mm(寶鈦) | 美國Huntington達2500mm | 軋機噸位不足(國內≤3500噸) | 
| 表面潔凈度 | 電子級表面(≤100顆粒/㎡,粒徑≥0.5μm) | 美國ATI達≤20顆粒/㎡ | 潔凈室等級與清洗工藝落后 | 
| 成本控制 | ¥180-220/kg(2023) | $15-18/kg(LME現貨價) | 電解鎳原料進口依賴度>60% | 
| 回收利用 | 廢鎳回收率75% | 芬蘭Outokumpu達95% | 缺乏高值化再生技術(如電子級提純) | 
十二、技術挑戰與前沿攻關
| 技術瓶頸 | 最新解決方案 | 研究機構 | 進展階段 | 
| 高溫強度不足 | 納米Al?O?彌散強化(添加0.5%Al) | 中科院金屬所 | 600℃強度提升至250MPa(2023試驗) | 
| 應力腐蝕開裂(SCC) | 表面納米晶化處理(晶粒≤50nm) | 美國MIT | SCC閾值應力提升80%(ASTM G36標準) | 
| 精密成形 | 微軋制-退火協同控制技術 | 德國蒂森克虜伯 | 0.03mm箔材厚度波動≤±1%(2023量產) | 
| 氫脆敏感性 | 真空脫氫+微合金化(添加0.1%La) | 俄羅斯VSMPO | 氫擴散系數降低2個數量級(GOST標準) | 
結論與趨勢展望
N6鎳板在新能源、高端電子、極端環境裝備領域持續拓展應用邊界,未來重點方向包括:
超純凈制造:電子級鎳材(≤0.1ppm雜質)制備技術(適配3nm芯片工藝)
復合功能化:開發鎳-石墨烯復合箔材(面向柔性電池與傳感器)
智能化生產:AI驅動的軋制參數優化系統(參考特斯拉Giga Press模式)
綠色循環:推廣生物浸出法回收電子廢鎳(歐盟CRMA法案支持)
數據來源:
《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》2023年鎳基材料專刊
國際鎳業協會(INSG)2023年供需報告
中國《有色金屬加工》2023年第5期“高純鎳制備技術”專題
(注:本文整合2023年全球最新工程應用與科研成果,聚焦N6鎳板在碳中和背景下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路徑。)
數據來源:
ASTM B160-2023、GB/T 2054-2020等最新標準文本
《Corrosion Science》2023年鎳基材料腐蝕專刊
國際鎳協會(NiDI)2023年全球應用報告
(注:本文整合全球最新技術規范與工業實踐,提供N6鎳板從選材到加工的全鏈條數據支持。)
|  | 
|  | 
|  | 
|  | 
寶雞市利泰有色金屬有限公司
地址:寶雞市寶鈦路中段高架橋下東南側
電話:0917 - 3388692
手機:13809177611,13809174611 ,15191732211 ,15829405144
bjliti.cn
利泰金屬手機網